第21章 第 21 章(1 / 2)

他来自1945 听原 9322 字 2022-12-10

适应了飞机划破长空的略微不适,周声第一次离开岚城。

许朝和他同路,没有和钱盛他们一起。

下了飞机许朝就给他披了件大衣。

“没想到都五月了,这甫城这么冷。”

“南方梅雨季多。”周声扯了扯衣服回应。

许朝一个人非要拿两个人的行李,这次周声来甫城,他也是安顿好母亲,毅然决然要跟着来。

许朝推着行李边走边说:“还好不是冬天,不然声哥你这身体肯定受不了。对了,医生开的药都带了吗?”

“出发前刚去开了新的。”

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这话自有道理。

如今这身体,该注意的地方他必须注意。

两人在机场外面和钱盛他们会合。

来接待的是周氏分工厂的负责人老李,年过半百的人了,一辈子心血都在工厂生产上。

周氏已经迟迟没有新的资金到账。

下面的很多工人都在传周氏要破产了,年前也确实辞退了一批人。

半个月前突然来了消息,说总公司要来人。

老李觉得有希望,亲自来接的人。

可见着人的时候就觉得希望破灭。太年轻,长得就跟那贵公子似的,让甫城这风一吹,气色看着都不太好。而且身边的人都喊他周总,恭恭敬敬,也不是个好得罪的。

老李灰了心,一路上没几句话。

坐在车后面中间的那个年轻周总,好似没觉得被怠慢,上了车第一句话就是说:“李厂长,年前的那批工人还能找回来吗?”

老李心里一惊,回头往后面看去。

复又跟较着劲似的,道:“找回来干什么?工资都要发不了了。”

周总旁边的那个胖胖的年轻人,立马笑道:“李厂长,我们周总让你找就找,我们来不就是替你解决问题来了。”

老李依旧不能相信。

转回去说:“就算拿钱发了工资又如何,不光是资金问题。我在生产线上这么多年。从十几年前拼命提高产量,想办法增加效率,机器、人工,哪一样我都敢说没有问题,可这办不下去就是办不下去。”

老李心里门清,两年前甫城就作为转型的第一个地方首当其冲。

本以为有救了,后来却又不了了之。

他没指望这个年轻周总能看清问题根本,无非就是和上边老总有关系,下来体验生活来了。

结果他听见周声说。

“人麻烦李厂长先尽力找,能回来多少算多少。”

“据我所知年前遣散的那批人都是工厂老人了,他们对于电子、新科技技术等领域都很陌生,但却是一批最有老技术的骨干人才。下午我约了一家机械生产公司谈合作,这事儿只能麻烦李厂长代劳了。”

老李甚至顾不上失态。

再次转头看着周声,皱眉问:“你说认真的?”

周声笑笑:“真正有能力的人,我一定不让他们真失业。”

老李搓了搓手,心里再次燃起一簇火苗。

他是一个老厂长了,如今连工人的生存都保障不了,他有愧。

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话,让他又有了丝些微的期许。

他想,万一呢。

老李坐在前排,没再回头,只是仓促地点点头应下。

“好,那我去联系。”

所谓开疆扩土,又哪是真的那么容易。

周声从落地甫城的那天开始,连安排的住所都没来得及去,就马不停蹄开始了工作。

下到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那种感觉就跟当年仓促接手周家产业差不多。

忙碌但不虚度。

脚踩在地上,一步一步,心无旁骛且足够踏实。

这种把东西一点点握在手里的过程,不像上辈子最后那几年,所有人在黑暗里摸索前行,看不见明天在哪里。时代不一样了,实业利民,每一步都看得见效果。

周声好似不觉得疲累。

但他的工作强度实实在在吓到了许朝和钱盛他们。

到了甫城半个月后。

因为下雨,许朝强行按着他休息了一天。

周声是单独住的。

两室一厅的房子,算不上多好,跟他住了差不多一个月的东湖别墅更是天差地别。

周声适应良好。

水电齐全,加上他很少开火,房子对他来说就是个睡觉的地方。

这天中午许朝提了一碗馄饨进门。

开口说:“声哥,李厂长他老婆包的,非说要拿来给你尝尝。”

“替我谢谢人家。”

“那必须的,”许朝说。

许朝在这里也渐渐显现出才能,他多半时间跟着周声帮忙处理很多他顾及不到的事情,配合面面俱到,连周声有时都觉得他们像是磨合了多年一样默契。

周声还穿着睡衣,因为天气不好,房子里光线暗沉沉的。

许朝一身水汽进门,周声让他去浴室拿毛巾擦一擦。

许朝去了浴室却没有动周声的东西。

在他看来,虽然周声在这里和他们打成一片,生活一样简单,短短时间内赢得上下一片赞叹声。

但那种不一样是很能轻易察觉出来的。

在浴室里简单洗了手,许朝看了一眼浴室的小窗,大着声音说:“声哥,要不你再多歇两天,我看这雨下起来没完没了的。”

许朝没听见回答,出去了才发现周声在看新闻。

电视上播报的是甫城下面的一个名叫临顺县的地方发了洪水。

许朝一看就哎了一声。

惊道:“声哥,这不是你让小朱哥带人去取材的那个地方吗?”

周声看着电视没移开视线,“打电话,看人能不能联系上。”

许朝拿出手机。

播了电话,过几秒,“打不通,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