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7 刑加於众(1 / 2)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3179 字 1个月前

高浟虽然听从了赫连子悦和李文师等人的建议,离开邺南转战太行,但这计划实际执行起来也是艰难有加。

蜿蜒崎岖的太行山径固然能够阻截唐军强大的攻势,但齐军在山中转移起来同样也很困难,并且补给也不以获取。日趋艰难的处境更会持续的给士气造成打击,让队伍变得人心涣散。最终是否能够达成李文师所预想的那种局面丶成功北去与赵郡李氏等地方势力联合起来,结果仍未可知。

但事已至此,再怎麽彷徨犹豫也只会人为的给本就不利的局面增加更多的凶险,所以高浟一行也就只能摒弃心中的杂念,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按照既定的计划执行。

好在唐军或是因为自觉势大的缘故丶以至于行动比较迟缓,让齐军大部分人物资源都转移到了林虑山中,并且继续向太行山深处进行转移。

林虑山属于太行山余脉的丘陵地带,山势也算不上有多险峻,而齐军最终目的还是依托太行山势的阻挠而继续向北进行转移,故而也并没有在林虑山周边修筑太多的防戍攻势。

此间因为地近邺都,拥有着山水秀丽的景致,故而多有邺中权贵于此圈地造园丶占山修寺,因此境中单单各类园墅和寺庙便有大大小小上百座之多。

之前邺都城破,便不乏畿内之人逃难至此,这些人来到此间后便各自结寨自守,由于有着邺南长城的存在,加上其他的原因,唐军并没有向此进行扫荡,因此情况便也维持下来。

此番高浟率部入境,这些人的反应也都各不相同,有的人自是热情的喜迎王师,有的人则就是冷眼旁观,甚至还有人对此乾脆就是不闻不问。

毕竟局势发展至此,大家对于北齐社稷前途也难有什麽乐观的看法,而且高浟这个自封的皇帝本身就是不伦不类的存在,如今又是仓皇至此,更加让人难生敬意。尤其躲在林虑山的这些人也谈不上是什麽北齐的忠臣孤孽,否则早就死战邺都了,而不会躲在这山野间不敢露头。

高浟来到林虑之后,便以皇帝的名义传令号召境内士民投身王事,不要坐以待毙,但真正热情响应的人却是不多。大部分人畏惧其手中所掌握的人马,仅仅只是捐输了一些物料或者派遣奴仆应事,总体上还是希望这群瘟神赶紧过境离开,不要将唐军大部队都吸引至此。

对于这些林虑士民如此态度,高浟自是心怀不满,他本意存亡继绝丶兴复社稷,却不想这些遗民对他诸多敷衍丶不肯举家追从效力,当即便要勒令麾下军众攻破这些园邑寺观丶洗劫一通。

不过当他生出这样的想法之后,旋即便被尚书令赫连子悦等人力谏不可:「今齐氏运衰,俗人畏难躲避,亦人之常情,若因此而大加诛戮,则不免群情惊惧丶人心散尽。况今敌军须臾即至,大军仍需更往太行山中转移,如若于此滞留弄兵而贻误时机,为贼所蹑丶则悔之晚矣!」

对于所谓的群情人心,高浟倒是不怎麽在意,眼下这二者对他来说也并不是多麽要紧的东西。至于后一点,的确是让他深感投鼠忌器。眼下虽然侥幸转移到了林虑山中,但途中士众也不乏逃散,而且敌军正追踪而来,在情况还没有转危为安之前,的确是不宜多生事端丶消耗士马体力。

所以他也只能将心中不满的情绪按捺下来,抓紧时间将麾下人物资源继续进行转移。而就在其人马抓紧转移的同时,林虑山外的唐军部伍也正在快速的围聚而来。

尽管山外的唐军执行的策略是围而不打,以恐吓驱逐为主,但在高浟一众人看来却并非如此,他们只觉得唐军咄咄逼人丶追撵甚急,自己一行只要稍有松懈,说不得就会被围困在此丶身陷绝地。

在唐军进行了几场规模不大的战斗之后,齐军一行便离开了林虑山,往太行山深处而去,后边的唐军自然顺利的进据林虑。

随着唐军到来,此境那些人家们有的倒也摆出一副喜迎王师的姿态,有的则仍门户紧闭,一副自遁于事外的态度。可是很快一纸书令的下达,顿时让他们变得慌张起来。

唐军主力入驻之前高浟停驻的大营之后,当即便派遣令卒传告四方,着令乡人速速进奏贼众过境之时情形,若有乡徒助贼事迹丶查实必究,举报有赏,匿罪必罚!

此令一出,自是群情哗然,有的人或还心存侥幸,认为法不责众,大家多多少少都有点不乾净,难道唐军还打算将此乡士民屠戮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