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降人复叛(2 / 2)

北朝帝业 衣冠正伦 3460 字 1个月前

一场公审结束之后,待到柳仲礼被押返州府,李泰又亲往探视其人一番,见柳仲礼只是神情惨澹丶脸色苍白如纸,但身体状况还好,伤势逐渐好转,晚饭时甚至还喝了几杯酒。

马伯符三十多岁的年纪,但在入拜这位年龄比他小得多的荆州总管时却畏畏缩缩,显得有些拘谨惧怕。

无论古代的朝廷官府,还是后世所谓的精英阶层,都有一种想要教化引导平民大众的想法,但事实上真正的公序良俗恰恰正是靠着平民大众去坚守,他们才是一个社会良心和道义的代表。因为他们一旦违反公序良俗,就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惩罚,在与他人产生联系和互动时就要付出更大的成本。

慕容绍宗虽然暂时还未知去向,但看这架势估计是不会放过淮南这块肥肉。若夏侯氏为其所招揽,那麽夏侯氏如今所占据的义阳和义阳三关即就是慕容绍宗进掠汉东地区的一个通道。

诸如柳仲礼其人,可谓不忠不孝至极,但穷凶极恶如侯景都对其多加优待。若非战败被擒,至今仍是傲立汉东的南梁虎臣,群众莫敢忤逆。

既然如此,那就可以继续加大力度了。于是李泰便又通知柳仲礼接下来将要随他出巡随陆,当然公审也是必不可少的。

尽管李泰早知如今的汉东地区仍然还不够稳定,但是杨忠前脚刚走丶后脚安陆就发生叛乱,这也实在是有点打脸。马岫之子丶前义阳太守马伯符恰在荆州,李泰便召之问事。

反倒是统治阶级和精英阶层,他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出的位置让他们能够免除一部分违反公序良俗的惩罚,所以究竟是不是要遵守公序良俗真的要看个人素质高低了。

马氏父子同样是雍州豪强,出身扶风马氏,本身乡势不弱,故而才会被柳仲礼倚重。如今荆州总管府控制随陆,也需要暂借其力。

李泰在亲兵们拱卫下于校场外巡视一周,听到群众们义愤填膺的议论声,心中也是颇为感慨。

在这样的情况下,显然是不好罔顾马氏的诉求去拉拢反叛的夏侯氏。而且李泰也不打算这麽做,因为夏侯氏这势力布局又戳中了他的心病,即就是未知所就的慕容绍宗。

原本李泰还担心柳仲礼或会承受不住这种千夫所指的舆论压力,但现在看来完全是自己多虑了。很多时候底线一旦被击破,那人就会变得全无底线。柳仲礼如果要寻死,在此之前已经有许多次机会,之前不会那现在当然也不会。

人谁没有几分丑劣隐藏?若来年也如柳仲礼一般被其下属亲信们逐一揭发丶公告大众,他们这些随陆降人眼下自然是没有柳仲礼看破红尘丶四大皆空的觉悟,想想就觉得可怕。

「阳泉侯丶柳贼,柳贼之前为湘东王授任雍州刺史时,曾以部将夏侯强直司州事丶出镇北义阳,夏侯珍洽即其族属,如今大都督雄治汉东,夏侯氏却全无宾服之心……」

并不是因为其人过于胆小,而是因为眼见到柳仲礼被这位总管摆布得身败名裂的惨状后,心内下意识心内对其生出的畏惧。

柳仲礼听到这话后,神情僵直片刻,然后才又点了点头。他自知眼下的自己已经全无讨价还价的馀地,就算拒绝也不会获准,只是自取其辱罢了。

这一次出巡,他准备率领步骑一万两千馀众,经随枣通道一路向南,抵达安陆之后再沿江折转西去进入竟陵,于竟陵境内停留几日以震慑一下江陵的萧老七。

尽管夏侯氏初叛,双方还没有勾结到一起,但是这个趋势却非常明显。

东魏国力本就远胜于西魏,吸引力也更大,慕容绍宗乃是东魏留守河南权势最高之人,又亲自击败了南梁北伐军并平定侯景叛乱。这个夏侯氏叛出汉东,选择慕容绍宗作为投靠对象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当然,就算夏侯氏没有这样的想法,他们敢在汉东初定的情况下公然叛乱,李泰也是需要一个杀鸡儆猴的对象。

于是他又着杨忠率领两千精骑南去安陆,召集彼境守军进击义阳三关。而他自己则引兵前往赵刚等人所驻守的醴阳城,并且遣员通知东荆州侯植丶权景宣部,让他们配合攻取义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