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邀请大家过来,基金分红只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想跟大家共同商谈三号基金的筹备事项。」
三号基,没有众人想像的那麽疯狂,一次性募资百亿美元,只有50亿美元的规模。
但在细节上面,做出了很多变化,如周期,又如管理费,纷纷拉长,或是上调。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眉头紧锁,神色各异,议论纷纷。
一年变成了三年,如有100%盈利,每年将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利润分红。
这个改变,他们没有异议,甚至非常乐意见到,说明陆良改变了投资策略,未来将减少超短期的投机行为,把侧重点将放在中长期的投资项目上面。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这个决定无疑是明智的,也安抚一号基金的投资人,他们不用担心因为实力不足,被陆良灵活的判定标准排除在外。
只是让众人在意的点,在于基金管理费的上涨,从最初的2+20,变成5+25。
三号基金的50亿美元资产规模,依旧分成50份,每份为1亿美元。
虽然很多,但陆良新开一只基金就创建一家公司,他们也是如此。
每份1亿美元很多,但细分成五份,或者十份,就会变得很少。
拿到认购份额的人,还可以藉此多交点朋友。比如自己出钱认购,送给一些人的一些亲属的一些乾股分红。
等陆良以后分红给他们,他们再分红给那些人,路,就会越走越宽。
形成金字塔效应,陆良为塔尖,在他下面分成五十份,五十份再分成五百份,构建出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
关键5+25有点多。
一份要拿出五百万美元的入场费,他们倒也没有意见,毕竟是三年周期,还算合理。
关键是25%的收益管理费,假如未来盈利100%,本该到手8000万,就现在就剩下7500万。
少赚了500万,多亏了500万,四舍五入就是一千万的亏损,计算单位还是美元,也就是大约6400万软妹币,再四舍五入就是一个亿。
耳边传来不满的言论,陆良笑而不语,既然接受5,接受25,只是时间的问题。
李哲凯面露思索,与好友商讨,率先站出来表态:「陆总,我们三家可以接受,希望能认购十份。」
由于上一代港资很高傲,导致他们现在这一代港资,已经很难融入内地的圈子。
陆良虽然没有明说,但态度很明显,三号的认购份额,优先从一二号中挑选。
也到他们表态的时候,如果不站出来,最后可能落到他们嘴里就没有几口。
半年时间,226.54%的收益率,哪怕多付出5%的收益管理费也是值得。
5%的上涨,陆良也会想着多劳多得。
小超人率先抢跑,没等陆良回应,一个个叫嚷道:「陆总,我们也没意见。」
五十亿美元虽然多,但在场足足有37位投资人,陆良自己也一定会跟投。
假设按照二号基金的认购分配方案,陆良独占五份,港资独占十份。
那麽只剩下35份,平均下来每人都不足一份,他们断然不可能答应。
陆良嘴角上扬,面露笑意:「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就这麽决定了。」
稍后,他又告知三号基金的认购方案,以及认购的所需条件。
依旧采用『随机』挑选的模式,认购意向的时间定在27日上午。
但需要先验资,每一份都需要提供不低于7000万美元的资金证明。
陆良给那些流动资金不足一亿美元的投资人,预留三天的筹款时间。
他不希望有些人,签署认购合同,到募资期却拿不出应有的资金。
一亿美元毕竟不是小数目。
众人一脸无语,倒不是因为验资,验资是很常见的行为。
只是陆良的『随机』,听听就得了,说白了还是看人下菜碟。
六点还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