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杨福抵倭
霍惜找霍二淮和两个庄头,及庄上养蚕的妇人了解了一番,制定了一些措施。
两个庄子今年都是头一回养蚕,经验不足,蚕的病死率比较高,结的蚕茧量不理想。
在不增加桑田的情况下,若想桑田收益高,还是要努力提高蚕的成活率,再看看能不能多养一两回蚕。以量大来增加效益。
蚕的生长周期一般为四十天左右,按道理,只要保持蚕室的温度,在有蚕叶不断供应的情况下,一年是不止能养四回蚕的。
江南地区十一月才落雪,次年四月,天就回暖了,一年养个五六回蚕,应该还是能做到的。
多得些蚕茧,多卖些钱,谁不乐意?
两个庄头听了霍惜的一番话,都表示会好好总结经验,明年努力提高产量。
此时已是秋末,想到杨福说要回来陪一家人过年的话,也不知他那边怎么样了,是否顺利。
在霍惜了解的历史里,此时的东洋各国都算是大明的藩属国。哪怕本朝叫卫朝,历史也高度重合。
明太祖时朝,对海外诸国,施行“羁縻”政策。
把朝鲜、倭国、大小琉球、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腊、西洋、爪哇、彭亨、百花、三佛齐、勃泥等15国,列为“不征诸夷”。
也告诫后世子孙不得随意征讨。
太祖的这个政策,是把周边的这些小国家当做藩属国,以子国来交好的。
这个政策也至使大明朝一度出现“四海咸服,万国来朝”的热闹局面。
但这其中倭国,是个特殊的民族。
历来狡猾多变,反复无常,喂他吃饱,他还想再多吃些,你退他就进。
太祖一朝,把它列为不征之国,但倭国浪人还是不断挑衅,频频犯边,不断滋扰江浙沿海居民,闹得人心惶惶,鸡飞狗跳。
太祖怒了,直接关闭了与倭国的海上商路,对倭国实行海禁。
等永乐帝上位,为治理沿海倭寇,为长治久安计,也为表示友好,在派郑和出使西洋之前,先让他带着十万水师及上国圣旨去了倭国。
永乐二年,郑和代表永乐帝向室町幕府第三任将军—足利义满,宣读旨意。
“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国之法。”
那意思就是说,责成倭人自己“擦屁股”,把这些沿海浪人给收治了,并给大明一个痛快的答复。
我是上国,我断你一国的商路,与我并无多大损失,但你可能要伤筋动骨。我不治你们,并不代表我没有这个能力,我十万水师都上你家门口去了。
我让你们自治,是表示我上国的友好。
永乐帝的旨意一颁,足利义满立刻闻风而动,随即就捉了二十多个江洋大盗。
人是有点少,但这个民族就是那个鸟样。
人家都带十万水师到门口了,怎么着都得拿出个态度出来啊。
而且为了做给大明看,这位将军还下令用“蒸杀”的方法把这些海盗处以了极刑。